都江堰方竹笋

  • 都江堰方竹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都江堰方竹笋为都江堰市优良乡土竹种,因发笋早、笋期长、笋肉细腻、质地脆嫩、口感好、营养丰富,广受当地群众和消费者喜爱。都江堰方竹现有面积1487公顷,是都江堰市农产业重点发展品种。 都江堰方竹笋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将进一步提升都江堰方...[详细]

贡品道茶

  • 贡品道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详细]

成都道教音乐

  • 成都道教音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都道教音乐又称川西道教音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宗教音乐。流派纷呈、形式多样、曲目丰富,在中国道教音乐中有着突出的地位与影响。2008年6月,成都道教音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道教音乐是流传在四川成都辖区内道教名山、宫观和...[详细]

传统金铜制作技艺

  • 传统金铜手工艺是在铜工艺品上运用錾刻、镶嵌、错金银等技法,在整个传统金铜手工艺的操作过程中均会用到特殊制作的錾子,操作者的手艺要精妙成熟。此种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具有较深远的历史文化性,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手工艺。 成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宝库。根据史书的记载,早在战国初期蜀王就迁...[详细]

都江堰放水节

  • 都江堰放水节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续2000多年的清明放水节(古代又称“开水节”),源于4000年前的江神信仰和2000多年前对江水的祭祀。据1974年在都江堰渠首出土的李冰石刻像的铭文考证,至少在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都江堰市民间就改祭祀江神和江水为祭祀李冰的春秋祭祀活动...[详细]

聚源竹雕

  • 聚源竹雕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聚源竹雕是川派竹雕的代表。 聚源镇在古代被称为“导江县”,来源于4500年前大禹治水的历史典故《禹贡》记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都江堰水利工程大量使用竹子编结的竹芭、竹席、竹绳等。证明都江堰市竹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作为兼有实用和观赏作用的竹雕工艺...[详细]

柳街薅秧歌

  • 柳街薅秧歌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街薅秧歌主要流行于都江堰市柳街镇的民间歌谣,因其主要起源于薅秧时节田间地头的传唱,而成为当地薅秧时必不可少的民间文化活动,有极强的针对性,后来逐渐成为当地内容广泛的民间歌谣创作活动。 柳街镇地处都江堰市的平原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历来是都江堰...[详细]

青城洞经古乐

  • 青城洞经古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城洞经古乐是指流行于都江堰市以青城山为中心的民间音乐,流传范围遍及都江堰市广大城镇和乡村,成为集民间小调、道教音乐、佛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之大成的洞经音乐独立流派。 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境内的青城山也是中国道教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详细]

望娘滩传说

  • 望娘滩传说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望娘滩是流传在都江堰市及岷江流域部份地区的神话传说故事。 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结合部的岷江出山口。属成都市辖。东南距四川省会成都市48公里。介于北纬30°44′~31°22′,东经103°25′~103°47...[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