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特产民俗> 山东省> 青岛市> 胶州特产

胶西马铃薯为

胶西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胶西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胶西镇地处胶州市西郊,是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被誉为“山东省马铃薯第一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辖73个行政村庄,6.2万人口。胶济铁路(青岛-济南)、胶新铁路(胶州-新沂)、同三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海南省三亚市)、省道胶王路、胶高路、朱诸路贯穿胶西镇,距青岛港55公里、黄岛前湾港43公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43公里,处在青岛市一小时经济圈内。
  镇内有墨水河穿流而过,水源丰沛,土地肥沃,历史上群众就有蔬菜种植的传统和基础,是青岛市著名的蔬菜基地。先后获得了青岛市一镇一业示范镇、青岛市农业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五个好”镇党委、连续两年被评为青岛市经济二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2010年完成(下同)国内生产总值34.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36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234元。
  一、发展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胶西镇就开始零星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不足200亩,平均亩产量在五六百斤,90年代后期,马铃薯种植得到较大的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多为黄皮、白皮等地方性品种。但因种出的土豆,个小、皮不光滑,产量不高,就有人开始到外地,内蒙、东北考察土豆品种。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市农业局的带领下开始引进推广脱毒种薯,克新为主栽品种;现在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摸索,主要以荷兰七号、荷兰十五号为主。截至到2008年,全镇种植马铃薯面积达10万亩。马铃薯产业规模急剧膨胀,产业档次发生了质的飞跃,产业效益迅猛提升。目前,全镇从事马铃薯产业的村庄达到46个,占全镇村庄总数的63%,直接从业人员达3.8万人,加上与之配套的农资供应、良种繁育、包装、购销、仓储、运输等三产从业人员总计达4.5万人,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10万亩。
  二、胶西镇马铃薯生产特色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市场营销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胶西镇马铃薯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春季马铃薯在全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公信”“墨河绿”等商标注册的基础上,叫响品牌,特别是“胶西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成功申报,为进一步争取著名标牌、标识,扩大影响,增加知名度提供了条件。先一步胶西将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潜力,强化营销观念,生产出适销对路产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是规范销售市场
  目前,马铃薯销售市场管理尚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统一分级和质量标准,也没有统一的产品包装。下一步将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地方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范市场,扩大胶西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是加快保鲜、加工企业建设
  目前,农产品加工保鲜业发展较慢,胶西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引进和建立一批较大规模的加工、保鲜企业,提高胶西马铃薯的产品附加值,争取在胶西镇建立山东省马铃薯商品集散地。
  四是推进标准化生产
  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进入农产品市场的基本标准,下步工作中胶西将把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作为胶西农业工作的重点,今年胶西计划创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6万亩,同时创建无公害大葱、大白菜、芹菜等一批无公害生产基地,是我镇的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标准化,从而推动我镇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讲求健康、追求环保的绿色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因此,胶西应该加强薯农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实现生产环境、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胶西马铃薯
  地域范围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范围位于胶州市西部,胶西镇全境。北起傅家村,南至苑家会村,西起宋戈庄村,东至尹家店村,包括宋戈庄、苑戈庄、傅家村、苑家会等7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83′00″~119°95′00″,北纬36°22′00″~36°31′00″。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2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马铃薯品质独特,具有显著特征薯型椭圆,芽眼较浅、少,表面光滑,黄皮黄肉,口感脆滑,宜鲜食菜用。维生素Cmg/00g≥0.5%;总糖≥30%;蛋白质≥0.6%;淀粉,%≥0.5;干物质,%≥8.5。